西德尼·布伦纳石斛兰 Dendrobium Sydney Brenner
诺贝尔奖得主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1997年访问新加坡国家胡姬园,这是以他命名的新品种石斛兰。
摄于新加坡国家胡姬园
西德尼·布伦纳(Sydney Brenner,1927年1月13日—)南非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还是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1951年在南非威特沃特斯兰大学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业,1954年取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的分子科学研究所。
出生于南非东北部一个名叫杰米斯顿的小城市。他的双亲都是来自东欧的犹太移民。父亲于1910年由立陶宛移居南非,是一名修鞋匠,目不识丁;母亲于1922年由拉脱维亚来到南非定居。
因对于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体的生长和发育的研究,荣获了200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947年,布伦纳在南非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的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获得了硕士学位,
1954年在英国的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获得了博士学位。
1955年,他回到约翰内斯堡,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教授生理学。
1957年,他加入了英国剑桥的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后来又成为该委员会分子遗传学分会的主管。
2002年,西德尼·布伦纳和罗伯特·霍维茨(H. Robert Horvitz,美国),约翰·苏尔斯顿(John E. Sulston,英国),因为发现器官发育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化凋亡)的遗传调控机理,共同获得该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1年10月5日星期三
2011年10月4日星期二
前印度总统夫人乌莎万代兰--贵宾胡姬(11)
前印度总统夫人乌莎万代兰--贵宾胡姬(11)
乌莎·纳拉亚南Usha Narayanan (1923–2008) ,为前印度总统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Kocheril Raman Narayanan,1921年2月4日-2005年11月9日)的夫人。原籍缅甸。
乌莎万代兰可说是个多花的品种,花型大颜色亮丽。
摄于新加坡国家胡姬园,分别摄于2010年6月和2011年10月。
前印度总统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Kocheril Raman Narayanan,1921年2月4日-2005年11月9日)生于印度喀拉拉邦,1992年至1997年任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1997年7月当选为印度共和国第10任总统,2002年卸任。享有印度“平民总统”和“工作总统”美誉。2005年11月9日因急性肺炎引发并发症在新德里病逝,终年84岁。
纳拉亚南于1949年纳拉亚南应尼赫鲁要求,进入印度外交部工作,而后在仰光、东京、伦敦、坎培拉和河内的印度大使馆工作,1967年起先后出任印度驻泰国、土耳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80年至1984年间出任印度驻美国大使。
纳拉亚南在缅甸邂逅原名马婷婷(Ma Tint Tint)的乌莎,两人在1951年6月8日在新德里结婚。原来印度的外交官是不允许同外国人结婚的。但纳拉亚南才智出众,深得当时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的赏识,就亲自批准了这桩婚事。
马取了乌莎的印度名字,并成为印度公民。乌莎在仰光原活跃于基督教女青年会,婚后她还翻译出版了缅甸作家登佩敏的短篇小说。她是成为印度第一夫人的唯一外国血统的女人。他们有两个女儿,Chitra纳拉亚南女士Ms. Chitra Narayanan (印度出任瑞士大使)和爱丽达Amrita。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乌莎·纳拉亚南Usha Narayanan (1923–2008) ,为前印度总统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Kocheril Raman Narayanan,1921年2月4日-2005年11月9日)的夫人。原籍缅甸。
乌莎万代兰可说是个多花的品种,花型大颜色亮丽。
摄于新加坡国家胡姬园,分别摄于2010年6月和2011年10月。
前印度总统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Kocheril Raman Narayanan,1921年2月4日-2005年11月9日)生于印度喀拉拉邦,1992年至1997年任副总统兼联邦院议长,1997年7月当选为印度共和国第10任总统,2002年卸任。享有印度“平民总统”和“工作总统”美誉。2005年11月9日因急性肺炎引发并发症在新德里病逝,终年84岁。
纳拉亚南于1949年纳拉亚南应尼赫鲁要求,进入印度外交部工作,而后在仰光、东京、伦敦、坎培拉和河内的印度大使馆工作,1967年起先后出任印度驻泰国、土耳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1980年至1984年间出任印度驻美国大使。
纳拉亚南在缅甸邂逅原名马婷婷(Ma Tint Tint)的乌莎,两人在1951年6月8日在新德里结婚。原来印度的外交官是不允许同外国人结婚的。但纳拉亚南才智出众,深得当时印度总理兼外长尼赫鲁的赏识,就亲自批准了这桩婚事。
马取了乌莎的印度名字,并成为印度公民。乌莎在仰光原活跃于基督教女青年会,婚后她还翻译出版了缅甸作家登佩敏的短篇小说。她是成为印度第一夫人的唯一外国血统的女人。他们有两个女儿,Chitra纳拉亚南女士Ms. Chitra Narayanan (印度出任瑞士大使)和爱丽达Amrita。
——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朱镕基劳安莫氏兰--新加坡贵宾胡姬(10)
朱镕基劳安莫氏兰--新加坡贵宾胡姬(10)
新加坡国家胡姬园,贵宾胡姬展示区内有一株漂亮的莫氏兰,根据解说这是以前中国总理朱镕基命名的,不过,根据当年报章新闻报道,当时访问植物园的是随朱总理到新加坡访问的总理夫人劳安女士,而且新品种胡姬花是由劳安女士亲自挑选的,所以这棵莫氏兰是应该是劳安莫氏兰。
《联合早报》的新闻报道:
源自莫氏蜻蜓兰(Mokara)的新品种胡姬花,朱镕基夫人劳安的垂青,以朱夫人的名字命名。
随同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我国的朱镕基夫人,昨天下午在植物园胡姬中心的伯克基厅,亲自挑选了一盆深红色花朵的胡姬,让这盆胡姬以她的名字命名。
共有两盆不同颜色的胡姬让朱镕基夫人挑选。结果,朱夫人对深红色花朵的胡姬情有独钟,以一句"这盆的颜色比较少见",让莫氏蜻蜓兰的深红色胡姬冠上了劳安女士的美名。
莫氏蜻蜓兰的胡姬,是国家公园局兰花学单位的高级研究员任添荣博士,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培植出来的。
任博士昨天在命名仪式后接受访问时说,选择莫氏蜻蜓兰的胡姬让朱镕基夫人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个新品种的胡姬花颜色漂亮、生长过程顺利,并且容易培植。
他说:"莫氏蜻蜓兰属于容易培育的品种,相信以朱夫人名字命名的胡姬,移植到展览区后,很快就能茁壮成长,为植物园增添另一份魅力。"
原本在美国从事胡姬花研究的任博士原籍香港,9年前从香港移民我国。他至今已成功繁殖了约100种新品种的胡姬。
任博士告诉记者:"我很敬佩朱镕基总理,这回我培植的胡姬,能以朱总理夫人的名字命名,是一份荣幸。"
据了解,以朱镕基夫人名字命名的胡姬,将被移植到植物园的展览园地,供游客观赏。此外,研究人员也会对这个新品种进行无性繁植,培育出一模一样的花儿。
除了朱镕基夫人,许多名人也曾在植物园为胡姬命名。这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等人。
朱镕基夫人今天将到裕廊飞禽公园和圣淘沙的万象新加坡及新加坡海底世界这两个旅游景点参观。
--30/11/99(新加坡《联合早报》)
朱镕基(1928年10月23日-)为中国湖南长沙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曾任第14及15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1988年-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一)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3年-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98年-2003年)。
2003年卸任后,生活低调甚少出席公开场合活动。2009年9月5日,《朱镕基答记者问》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2011年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维基百科
新加坡国家胡姬园,贵宾胡姬展示区内有一株漂亮的莫氏兰,根据解说这是以前中国总理朱镕基命名的,不过,根据当年报章新闻报道,当时访问植物园的是随朱总理到新加坡访问的总理夫人劳安女士,而且新品种胡姬花是由劳安女士亲自挑选的,所以这棵莫氏兰是应该是劳安莫氏兰。
《联合早报》的新闻报道:
源自莫氏蜻蜓兰(Mokara)的新品种胡姬花,朱镕基夫人劳安的垂青,以朱夫人的名字命名。
随同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我国的朱镕基夫人,昨天下午在植物园胡姬中心的伯克基厅,亲自挑选了一盆深红色花朵的胡姬,让这盆胡姬以她的名字命名。
共有两盆不同颜色的胡姬让朱镕基夫人挑选。结果,朱夫人对深红色花朵的胡姬情有独钟,以一句"这盆的颜色比较少见",让莫氏蜻蜓兰的深红色胡姬冠上了劳安女士的美名。
莫氏蜻蜓兰的胡姬,是国家公园局兰花学单位的高级研究员任添荣博士,花了三年多的时间培植出来的。
任博士昨天在命名仪式后接受访问时说,选择莫氏蜻蜓兰的胡姬让朱镕基夫人命名,主要是因为这个新品种的胡姬花颜色漂亮、生长过程顺利,并且容易培植。
他说:"莫氏蜻蜓兰属于容易培育的品种,相信以朱夫人名字命名的胡姬,移植到展览区后,很快就能茁壮成长,为植物园增添另一份魅力。"
原本在美国从事胡姬花研究的任博士原籍香港,9年前从香港移民我国。他至今已成功繁殖了约100种新品种的胡姬。
任博士告诉记者:"我很敬佩朱镕基总理,这回我培植的胡姬,能以朱总理夫人的名字命名,是一份荣幸。"
据了解,以朱镕基夫人名字命名的胡姬,将被移植到植物园的展览园地,供游客观赏。此外,研究人员也会对这个新品种进行无性繁植,培育出一模一样的花儿。
除了朱镕基夫人,许多名人也曾在植物园为胡姬命名。这包括南非前总统曼德拉、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和已故英国王妃戴安娜等人。
朱镕基夫人今天将到裕廊飞禽公园和圣淘沙的万象新加坡及新加坡海底世界这两个旅游景点参观。
--30/11/99(新加坡《联合早报》)
朱镕基(1928年10月23日-)为中国湖南长沙人,曾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曾任第14及15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上海市市长、市委书记(1988年-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排名第一)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1993年-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1998年-2003年)。
2003年卸任后,生活低调甚少出席公开场合活动。2009年9月5日,《朱镕基答记者问》由人民出版社出版。[1]2011年9月8日,《朱镕基讲话实录》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维基百科
茄科:光梭朗茄(圣杯藤)
光梭朗茄
学名:SOLANDRA LONGIFLORA
英文名:Butter Cup, Gold Cup, Chalice Vine, Cup-of-Gold Vine, Trumpet Plant
别名:金杯藤、圣杯藤、长筒金杯藤、长花金杯藤
科别:茄科Solanaceae
原产地:中美洲、古巴、墨西哥、牙买加、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
摄于新加坡万里胡姬园
茄科常绿木质藤本,枝条具有攀缘性,在攀附物上依附生长,可长到9至12 米高,枝上虽然会生长气生根吸附攀附物,但短小不足以支持枝叶的重量,必须加以系绑以免枝条倾落。互生叶片光滑,叶长15㎝,叶色浓绿,嫩叶红褐色。花开于近枝端的叶腋,花萼筒状。喇叭型花,花色奶油白至橘黄色,有5条红褐色条纹。花冠5裂,裂片末端有细缺刻,裂片反卷。柱头宿存于子房上。在热带常年开花,花朵可达15~20cm长,花朵有香味,特别是在黄昏和夜晚,香味更为浓郁,唯果实难得一见。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很大的空间和可以攀附的支柱。
圣杯藤在其原产地墨西哥还用在宗教仪式上。
其花和叶子都含毒性,误食者会产生幻觉。
同屬植物還有常見的大花金杯藤Solandra grandiflora、金杯藤Solandra nitida(Solandra maxima),植株相似而花型有些不同。
学名:SOLANDRA LONGIFLORA
英文名:Butter Cup, Gold Cup, Chalice Vine, Cup-of-Gold Vine, Trumpet Plant
别名:金杯藤、圣杯藤、长筒金杯藤、长花金杯藤
科别:茄科Solanaceae
原产地:中美洲、古巴、墨西哥、牙买加、伊斯帕尼奥拉岛Hispaniola。
茄科常绿木质藤本,枝条具有攀缘性,在攀附物上依附生长,可长到9至12 米高,枝上虽然会生长气生根吸附攀附物,但短小不足以支持枝叶的重量,必须加以系绑以免枝条倾落。互生叶片光滑,叶长15㎝,叶色浓绿,嫩叶红褐色。花开于近枝端的叶腋,花萼筒状。喇叭型花,花色奶油白至橘黄色,有5条红褐色条纹。花冠5裂,裂片末端有细缺刻,裂片反卷。柱头宿存于子房上。在热带常年开花,花朵可达15~20cm长,花朵有香味,特别是在黄昏和夜晚,香味更为浓郁,唯果实难得一见。生长速度很快,需要很大的空间和可以攀附的支柱。
圣杯藤在其原产地墨西哥还用在宗教仪式上。
其花和叶子都含毒性,误食者会产生幻觉。
同屬植物還有常見的大花金杯藤Solandra grandiflora、金杯藤Solandra nitida(Solandra maxima),植株相似而花型有些不同。
马鞭草科:云南石梓(甑子木)
云南石梓
英文名:Beechwood, Gmelina, Goomar teak, Kashmir tree, Malay beechwood, White teak, Grey Teak
学名:Gmelina arborea
别名:印度石梓、甑子木﹑酸树、大叶石梓
科属:马鞭草科Verbenaceae石梓属
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中国南方
摄于新加坡植物园
石梓属約35种﹐分布於热带非洲﹑大洋洲和亞洲热带季风区。
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木材的特性和柚木接近,是制造胶合板及造纸的上好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干燥后不易开裂,不变形,耐腐蚀,能抗白蚁及蛀虫。适用于制作家具、门窗、室内装修等等。果实、花可作燃料及香料,是傣族传统食花植物。
属于落叶大乔木,可高达40m左右,胸径能超过1m。树皮灰黄色,开裂;幼枝对生,老枝互生;叶为阔卵性;花为总状花序及花被灰黄色绒毛;果为核果,呈椭圆形,一般有1粒种子。
云南石梓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高,属于喜光树种,喜好高温、高湿、静风的环境,最适合气温为18~35℃,在优越的环境中能成长为30m以上的高大乔木。
英文名:Beechwood, Gmelina, Goomar teak, Kashmir tree, Malay beechwood, White teak, Grey Teak
学名:Gmelina arborea
别名:印度石梓、甑子木﹑酸树、大叶石梓
科属:马鞭草科Verbenaceae石梓属
分布: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中国南方
摄于新加坡植物园
石梓属約35种﹐分布於热带非洲﹑大洋洲和亞洲热带季风区。
热带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木材的特性和柚木接近,是制造胶合板及造纸的上好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干燥后不易开裂,不变形,耐腐蚀,能抗白蚁及蛀虫。适用于制作家具、门窗、室内装修等等。果实、花可作燃料及香料,是傣族传统食花植物。
属于落叶大乔木,可高达40m左右,胸径能超过1m。树皮灰黄色,开裂;幼枝对生,老枝互生;叶为阔卵性;花为总状花序及花被灰黄色绒毛;果为核果,呈椭圆形,一般有1粒种子。
云南石梓对土壤条件要求不太高,属于喜光树种,喜好高温、高湿、静风的环境,最适合气温为18~35℃,在优越的环境中能成长为30m以上的高大乔木。
订阅:
博文 (Atom)